30岁以上的朋友,基本听说过江苏华西村的大名。
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,这个村子就实现了人均十万的年收入。
最鼎盛的时期,村民的最低配置是家家四百平以上的别墅,千万以上的存款。村里的富豪旗下控股200多家公司,花30亿建超五星级酒店……
集体财产,按人口分配财富。
可以说,这里实现了中国最早的乌托邦式幻想社会。
但谁能想到到了2022年,这个村子就欠下了400多亿的巨额债务,且濒临破产……
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?
01
华西村最早是怎么发家?
有人说是什么华西模式,华西精神,还有人说是风水。
但根本上来说,华西的致富之路,还是因为村支书吴仁宝胆子大。
60年代初,华西村和别的村子并没有什么两样,全村集体欠债1.5万,有力气的年轻人都曾想去大城市谋生。
直到33岁的吴仁宝被选为大队书记的时候,这一切开始起了变化。
早在78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之前,吴仁宝就试行包干到户。
他带领村民大包大干,在1972年把1300多块荒田改造成400块高产的优质田,并且让村民们全都住进了新盖的瓦房。
不过,农业毕竟不是快速致富的路子,于是他就想到了钻空子。
当时,大部分五金电器都是国营工厂产的,但是那时候的国营嘛,也没多少生产积极性。
吴仁宝就冒险带着村民办了个五金厂,专门做国营工厂不做的螺丝,螺母等小产品,迎合了市场的需求,也赚了不少钱。
当然,这是冒着坐牢风险的。
好在那时候的村民也比较淳朴,没有人上告他“走资本主义”的路线。
改革开放以后,国家破除了姓资姓社的帽子,鼓励解放思想,此时中国大地万物竞生,迸发出了勃勃生机。
此时,吴仁宝的思路更活跃了,他说服村民们集中财产,听他指挥,跟他干。
重金投资,重金招商,重金开发企业。
把火力集中对准了中国城市化最为需要的钢铁、纺织等产业上。
以钢铁为例,华西村一度做到了垄断日本50%的钢铁进口额!每年给村子里创造了数百亿的利润。
在之后10多年的发展期间,华西村突破了很多记录——第一个“电话村”、“汽车村”、“别墅村”……
2004年,华西村村民的人均工资已达到12.26万元,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41.76倍,城镇居民人均工资的13.01倍。
后来,吴仁宝还发现了旅游这一商机。
大造别墅,大兴酒店,巅峰时期,年接待的游客超250万人,无数村长、镇长、县长、市长跑去学习“华西模式”。
由此,也诞生了华西村“天下第一村”的称号。
1999年「华西村」股票于深圳上市,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以村命名的上市公司,被官媒誉为“中国农村第一股”。
解放思想,挺着胆子干,哪里能赚钱就冲到哪里去……这就是华西村的发家历史。
02
不过,当所有人都解放思想的时候,华西村的先发优势,渠道优势,甚至垄断优势就不复存在了。
过去别人都不准生产工业制品,你悄悄生产了,自然能富裕。
但现在螺丝厂,钢铁厂,纺织厂,神州大地遍地都是,华西村的“敢为天下先”,也就没那么稀奇了。
久而久之,过去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,唯一能拿得出来的,可能就是早期积累了不少家底,还有一些规模上的优势。
2013年,老村长吴仁宝逝世,儿子吴协恩接手他的事业。
此时,留给他的是越来越难的市场红海,还有中国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局面。
华西的纺织业和旅游业同样遭遇重创,前者由于人力成本上涨,许多纺织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外迁。
后者自不必多说,不管是受疫情影响还是由于大量的农家乐兴起,都给华西村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。
失去了精神领袖的华西村,开始一蹶不振,慢慢没落,淡出了公众的视野。
2018年,华西集团的负债总额就高达393.32亿元,资产负债率达68.64%。
去年,更有华西村民爆料,华西村某广场大量人群冒雨排队,疑似办理财务方面的手续。
近日,再有媒体报道,江苏华西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又遭到了一次“挤兑”,大批村民拿着三年期股份要求公司兑现。
报道称,由于产业优势不再、知名度逐渐下降等因素,昔日家家户户住别墅、配豪车的华西村现时已负债369亿元,或将面临破产…….
为什么村民们要去挤兑?
说白了,就是怕华西“烂尾”,大家对华西的这套模式,信心不足了,预期没有了,逐渐看空了。
03
华西村的兴起和衰落,对我们有很多启发。
解放思想,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,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,尊重市场个体,尊重无形的手,才能迸发出经济的活力。
华西村的暴富秘诀,就是胆子最大,敢干敢想,吃到了改革最早的红利。
但是,红利总有吃完的一天。
一味沉浸于钢铁、纺织、旅游这老三样,不去开拓新的事物,不尊重新的事物,因循守旧,固步自封,觉得自己富裕了,厉害了,那么等待你的,就是下坡路。
赞(8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