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:你再不抱我出去,我可喊我爷爷了
谁知道大猪蹄子到底是什么意思
今天我在泰山上看人海,太阳一出来说了声“日”
这样包包子是没有灵魂的,我猜肯定会有人这样说
搞笑段子
1.大姨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,相亲回来,大姨问我:“小明,怎么样,那女孩不错吧,专门为你量身打造的!”我:“大姨,她是个哑巴,你怎么给我介绍个哑巴?”大姨:“傻了不是,女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爱唠叨,娶个就不会唠叨你了,能干活就行。”我:“可是,她干干巴巴的又瘦又小,不能干活吧?”大姨:“又傻了吧,没力气就不能打你了。”
2.晚上下班回家,看到满满一桌子硬菜,都是我最喜欢吃的,有大盘鸡,黄面烤肉,梅菜扣肉,塔城熏马肉。看到这些菜,我不禁眼中泛起泪光,想着平时家里的粗茶淡饭,只觉得很感动。这时媳妇从厨房出来,惊愕的看着我说:小明,你不是说今天加班,不回家吃饭吗?
3.公司采购一批老板椅,说给我们每人发一个,我很纳闷为什么突然这么大方,经理说:“这是公司福利,愉快的办公环境才能更好的为公司取得更大的收益。”我笑的不行:“坐的这么舒服容易打瞌睡嘛,还不如省下钱多发点工资!“嗯,他们都换了舒服的椅子,给我换了个方凳。
一个粉雕玉琢大约两岁的小女孩,坐在打预防针的凳子上,神色自若地跟拿着棉签和注射器的阿姨自我介绍,阿姨你好,我叫琦琦,我很懂事,也很听话。你不给我打针行吗?护士阿姨听她这么乖巧爽快地说:行!
小女孩一听自己逃针有戏,更是卯足劲的夸奖阿姨:你咋长这么漂亮?把阿姨给逗乐了:你真乖,真棒。
但是再棒也得要打针,这可是阿姨的任务!
于是阿姨跟小朋友说:你的肩膀脏了,我给你擦干净行吗?
一旁的家长赶紧把小女孩肩膀上的衣服拉开,小女孩说:你要擦干净啊!
阿姨眼疾手快地用棉签擦了一下小女孩的小手臂,一下子把针扎了进去!
小女孩瞬间哇地哭了出来!看来怎么讨好都逃不了打针这个结局。
按理说小女孩前面百般讨好,最终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结局,应该会很生气,很讨厌这个阿姨骗自己!
没想到转眼间小女孩一边抽泣,一面说:我不生气了,阿姨我原谅你了,但是你以后再不许骗小孩了哦!
后来小女孩被姥姥抱在怀里,奶奶伸手抱小女孩:来跟奶奶抱,姥姥抱不动了。小女孩却连连摆手:我不要你抱,刚才打针你不拉着。
看来这个小女孩是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呀,真是个鬼精灵,知道在谁面前要懂礼貌,知道在谁面前可以任意妄为。
网友:这小女孩情商真高!甚至有人说我40岁情商都不如她。
21个月的小女孩,短短的一个视频,发现她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
1、语言表达能力很强
有网友说自己的孩子两岁了,但是说话都还是只讲一些词语,还不会讲一句连续的话,而这个小女孩一大串一大串不要钱的甜言蜜语,从嘴里面蹦出来,真是同年龄不同语言天分!
大部分孩子在快两岁时候,可以掌握50个口语词汇,可以组成短句子。
一般短句子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句子。
21个月的琦琦,语言讲得非常的清晰明白,发音很准确。而且每一个句子都使用得恰如其分,堪称一篇简短的演讲或者说是谈判。
开篇的自我介绍,表达自己的意愿,恭维对方,到最后谈判,虽然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,却又能够在哭泣之后自我安慰,并且再次向阿姨表达:不要再骗孩子了。
说明这个孩子生长的环境得到很多的爱,家人在抚养孩子的时候,肯定也经常跟孩子聊天,说话。
2、琦琦认知能力也算比较强
当小女孩看到阿姨拿着棉签和注射器的时候,就知道需要打针,也知道跟家长商量没有用,所以转而去跟给自己打针的阿姨商量。
而且之后说自己原谅阿姨了,但是却不原谅自己的奶奶,说奶奶在自己打针的时候没拉着。
说明在孩子的内心,知道在阿姨面前要讲礼貌,在奶奶面前可以放肆一些。
3、琦琦的情商高
首先一个没到两岁的孩子,可以跟陌生人侃侃而谈,甚至跟陌生人谈判,说明孩子很有胆色。
察言观色的能力也很强,这真的是一个高情商的孩子。
孩子一岁之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打预防针,而孩子一岁到两岁也是隔几个月打一次预防针,打预防针确实会有点疼,很多孩子会很抗拒,甚至有一些需要两个家长压住,才能让孩子顺利的打上预防针。
如何让孩子乖乖地愿意打预防针呢?家长要注意以下这几点
一、别动不动就吓唬孩子要打针
你不听话你不乖,你不喝水,我就带你去给医生打针。
甚至有家长还会跟孩子说,你再不乖,你再哭,我就叫警察来把你抓走。
无论是医生还是警察,都是孩子健康安全的守护者,但是家长常常就把这两个角色放在孩子的对立面,动不动就拿这两个角色来吓唬孩子?会让孩子对这两个人物心生畏惧。
比如每次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、护士,就会挣扎着大哭不已,或者孩子万一跟家长走失了,却不敢去找警察,因为害怕自己会被警察抓走。
二、别欺骗孩子
琦琦在最后跟自己和解的时候,也跟护士阿姨提了一个意见,不要再骗孩子了哟。
因为她问护士可以不给我打针吗?护士当时的回答是行。
有些家长会欺骗孩子,妈妈带你出去玩,结果玩到了卫生院打疫苗去了。
打针一点都不疼,结果尖尖的针刺破孩子的皮肤时,孩子感到钻心的疼。
这样的欺骗反而会让孩子不再相信家长,疼痛的感觉还会更明显,因为其中一个是内心的伤害,被家长欺骗了。
三、聪明的家长会用角色扮演的方式,让孩子接受打针
将近两岁的时候孩子特别喜欢角色扮演,让孩子扮演医生或者护士,妈妈装着自己生病了,让孩子给自己打针。打完针之后,妈妈就慢慢好了。
让孩子知道打针的作用,其实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。
也可以换过来,孩子扮演一个生病的角色,妈妈要照顾孩子,给孩子打针,妈妈还要告诉孩子,我们平时去打预防针,就是预防我们生病了,打预防针可以减少我们生病的频率,就用一次的疼痛换我们少上医院,少吃药,少打针的机会。
孩子以后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,告诉孩子路上有很多坎坷,没有关系,咬咬牙都能度过。
赞(5)